2023中國算力大會在寧夏銀川舉行,在智算引領創新發展分論壇上發布的《智算產業發展白皮書》中,系統分析了智算產業發展環境和產業鏈特點,指出了未來智算產業發展將呈現的主要趨勢。智算產業涵蓋芯片、服務器、數據中心、算力云、大模型訓練等,已經逐步成為各行各業發展過程中的核心生產力。
根據此次發布的《智算產業發展白皮書》數據顯示,2022年,我國計算力水平位居全球第二,新增算力設施中智能算力占比過半,預計2025年智算規模占比超過85%。到2025年,算力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4.4萬億元,關聯產業規??蛇_24萬億元。本次《智算產業發展白皮書》發布了我國智算產業區域發展潛力評估指數,由外部環境、基礎設施、服務應用三方面24個指標構成。全面評價我國智算區域發展水平,為區域智算發展提供科學依據。
算力是計算機設備或計算/數據中心處理信息的能力,是計算機硬件和軟件配合共同執行某種計算需求的能力。算力的英文名是computility。其中的compu-是計算的詞根,表達“算”的含義,-utility是效用、實用的意思。computility用來表達計算的能力,即算力。能力是需要度量的,對一臺計算設備能力的度量和其處理信息的類型有關。比如,在高性能計算中用每秒雙精度浮點計算來度量其算力;在人工智能場景中用單精度、版精度或整數來度量其算力;在比特幣中用挖礦機每秒鐘能做多少次哈希(hash)碰撞來度量其算力,挖礦算力即計算哈希函數輸出的速度;在高通量場景中,度量算力的標準是每秒處理的字節數。
(資料圖)
智能算力行業市場現狀分析
人工智能算力網絡將各地分布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節點聯接起來,構成多個計算中心間感知、分配、調度人工智能算力的網絡。人工智能算力網絡將各地分布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節點聯接起來,構成多個計算中心間感知、分配、調度人工智能算力的網絡,在此基礎上匯聚和共享算力、數據、大模型等算法資源,是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方向,將有助于推動構建區域范圍乃至全國范圍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網絡。
全球互聯網、大數據市場主要分布在亞洲地區,亞洲市場對于算力網絡的需求最大,其占比達到了43.9%,其次是歐洲市場和北美市場,分別占全球市場的22.6%和18.6%。其他地區占比14.9%。
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《2023-2028年中國智能算力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咨詢報告》顯示:
以云為基礎、網為核心的算力網絡數字信息基礎設施,正成為工業互聯網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區塊鏈、物聯網、元宇宙等新技術新應用的承載基礎。根據數據顯示,中國國數據總產量逐年上漲,2021年中國數據總產量為6.6ZB,截止至2022年上半年,中國數據總產量為4.13ZB。中國算力網絡下游應用主要為互聯網、政務、服務、電信、金融、制造、教育等,其中占比最重為互聯網,占比49.7%,其次為政務,占比12%,第三為服務業,占比10%。電信占比7.2%,金融、制造、教育領域合計占比13.9%。
清華大學與權威咨詢機構IDC聯合發布《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》顯示,中國以總分70分位列全球第二。布局算力賽道的企業主要包括瀾起科技、天孚通信、中興通訊等。截至2022年底,中國算力總規模達到180百億億次浮點運算/秒,存力總規模超過1000EB(1萬億GB)。國家樞紐節點間的網絡單向時延降低到20毫秒以內,算力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.8萬億元。截至2023年6月,湖南省全省總算力提升到4000PF ,算力支撐從單項筑基升級為全面賦能。
近些年中國政府相繼出臺算力網絡行業相關政策,《“十四五”數字經濟發展規劃》中指出,布局八大算力樞紐,推進云網協同,統籌算力和智能調度,建設綠色數據中心。
智能算力市場規模及行業未來發展前景
發展數字經濟,算力是核心生產力,投資算力對于經濟增長有長期的倍增效應。根據《2021-2022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》,一個國家的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點,數字經濟和GDP將分別增長3.5‰和1.8‰,當一個國家的算力指數達到40分、60分時,計算力對于GDP增長的推動力將增加1.5倍和3.0倍?!?022-2023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》指出,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,2022年智能算力規模達到268百億億次/秒(EFLOPS),超過通用算力規模。預計未來5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52.3%。
隨著以人工智能、物聯網、區塊鏈、AR/VR等關鍵信息技術逐漸成熟,社會中大量智能化場景將得到實現。根據羅蘭貝格報告,人工智能技術將推動無人駕駛、智能辦公、智慧醫療等場景的有效落地,物聯網技術將推動智能消防、智慧工廠、智慧農場、智能家居等場景落地,區塊鏈技術將推動應用于數字證書、信息加密等場景落地,AR/VR技術則可推動智慧商場、游戲、智慧課堂等場景落地。
這些場景未來將在產業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、助力各產業創新、增強產業數字化程度并增強市場活力,在政務領域幫助政府提升運行效率、提高城市管理水平、加強居民生活幸福度,在民生領域推動社會民生保障、創造宜居空間、實現可持續化發展,共同推動社會向智能社會發展。根據國家數據資源調查報告數據,2021年全球數據總產量67ZB,近三年平均增速超過26%。
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,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、整理、加工、分析、傳遞,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,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,把握投資機遇,提高企業競爭力。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《2023-2028年中國智能算力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咨詢報告》。
關鍵詞: